12月2日下午,“法学名家讲坛”系列之三十八——余翔教授讲座于法学楼A207西式模拟法庭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翔,为法学院师生就《欧洲优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项目及其对中国知识产权教育改革的启示》和《3D打印技术对专利执法的挑战及对策思考》两个主题进行演讲。
法学院院长于世忠教授首先介绍了余翔教授的学术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代表学院对余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刘珊、詹爱岚、黄伟锋、吴海燕、陈豪、钱江、翟高叶等老师和法学院学生60余人到场参加。
余翔教授首先就《欧洲优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项目及其对中国知识产权教育改革的启示》发表了演讲。
余翔教授介绍了德国慕尼黑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MIPLC)、德国专利律师(German Patent Lawyer)的培养模式、IMPRS-CI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法国CEIPI国际工业产权研究中心、西班牙Magister Lvcentinvs知识产权学院等欧洲最为著名的研究机构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方式,从国际化的师资、实力雄厚的合作机构、丰富的实习机会、完备的培养计划、清晰的职业规划指导等角度,展示了欧洲在知识产权法律、经济、管理并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上的探索。之后,结合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余翔教授展开对比分析,指出了交叉学科人才的稀缺性、外语能力的重要性、国际交流的必要性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因素,为在场师生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就业、升学前景等方面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接下来的讲座主题为《3D打印技术对专利执法的挑战及对策思考》。余翔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职务发明条例》修订等政策法律背景,分析了3D打印技术面临的专利执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通过分析3D打印产业规模与专利申请概况,对比国内外3D打印专利申请,运用多种专利信息分析手段,指出3D打印技术专利执法所面临的挑战。最后,余翔教授结合3D打印技术的特点,从专利侵权要件、间接侵权条款、避风港原则在专利法领域的适用等方面提出立法建议。
余翔教授风趣而儒雅、活力十足,讲座图文并茂,现场气氛活跃。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就3D打印产品的可专利性、避风港原则移植于专利法的实践等专业问题与余翔教授展开探讨,余教授也对现场师生开阔灵活的思维表示赞扬。此外,现场师生向余教授咨询了有关知识产权专业选择、就业、深造等事宜,余教授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升学、就业的情况,指出职业与事业的联系,强调个人目标需与社会需求并重,要有目标、有行动、有毅力,方能学以致用、成就事业、回报社会。
现场师生纷纷表示,通过余翔教授的讲座,了解到欧洲知识产权教育,开阔了眼界,同时对知识产权前沿问题有了一定认识,对进一步学习、研究知识产权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对于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就业与深造大有帮助,收获颇丰,希望今后还能参与更多类似的讲座。
附一:著名欧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项目链接:
MIPLC慕尼黑知识产权法中心(硕士项目):
IMPRS-CI马普国际竞争与创新研究院(博士项目):http://www.imprs-ci.ip.mpg.de/_www/en/pub/home.html
罗伯尔·舒曼—斯特拉斯堡大学国际工业产权研究中心(硕士项目):
UAIPIT知识产权与信息技术中心(硕士项目):
附二:主讲人简介
余翔,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德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德国洪堡学者。
部分海内外学术兼职:欧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院院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顾问;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管理与法学院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广州)暨南大学讲座教授;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
部分国内专业荣誉: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云南省“余翔院士工作站”首席专家;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咨询专家。
部分国内社会兼职: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民革湖北省委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与许可证贸易”。
主要成果:研究提出的多项立法修改建议和政策建议,分别被我国《专利法》、《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采纳。
以英文、德文、日文、中文在国内外重要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合著出版中文专著1部、合著英文专著4部。
2002年担任教授至今,40多次应邀出席在德国、瑞士、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韩国、泰国、荷兰、波兰、南非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召开的国际知识产权学术会议并做大会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
文字撰写:刘珊 沈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