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2018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第 1组(民诉、行诉方向)
一、答辩时间:2018年5月26日 9:00正式开始
二、答辩地点:法A412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
答辩委员会  | 姓名  | 职称/职务  | 工作单位  | 
主席  | 王斐弘  | 教授  |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 
委员  | 陆忠明  | 法院院长  | 杭州市桐庐法院  | 
毛卫民  | 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
吕鑫  | 副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
张翅  | 副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
秘书  | 李德健  | 讲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答辩人  | 指导教师  | 
1  | 离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研究  | 陈静轩  | 毛卫民  | 
2  | 论公司在股东代位诉讼中的地位  | 陈雪梦  | 毛卫民  | 
3  | 预防性行政诉讼制度构建研究  | 汤先  | 吕鑫  | 
4  | 清末民初状式改革中的民事状纸研究-以1912至1927年龙泉县司法档案为例  | 王胤力  | 尹伟琴  | 
5  | 民国初期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以《龙泉司法档案》为视角  | 徐露  | 尹伟琴  | 
6  | 清代县域民事案件受理的官方规制与司法实践  | 徐亚兰  | 张翅  | 
7  |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设技术调查官制度研究  | 张至远  | 朱红英  | 
8  | 我国P2P网络借贷纠纷在线仲裁机制研究  | 周跃  | 詹爱岚  | 
9  | 公司瑕疵决议的效力认定  | 王佳程  | 毛卫民  | 
10  |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立法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 王剑  | 石东坡  | 
11  | 公司章程自主约定条款的效力探究  | 杨胜  | 毛卫民  | 
12  | 清代州县审断问题研究  | 胡晶  | 张翅  | 
13  | 京杭大运河保护地方立法比较研究  | 朱金艺  | 石东坡  | 
14  | 老字号与同名商标的冲突与协调——以“同德福”不正当竞争案为例  | 陆梦琦  | 毛卫民  | 
15  | 论“国家-社会”互动关系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  | 孙逸凡  | 俞锋  | 
16  | 产品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考量因素  | 杨嘉琛  | 毛卫民  | 
17  | 关于有限合伙人的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 张舒毓  | 潘灿君  | 
18  | 司法民主视野下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  | 付阳春  | 戴剑波  | 
19  | 清代秋审制度的运行机制研究  | 高智勇  | 张翅  | 
20  | 论我国督促程序的现状及其再完善  | 陈庆晨  | 潘灿君  | 
21  | 民事诉讼电子数据认定规则的研究  | 姜露嫣  | 潘灿君  | 
第 2 组(刑诉方向)
一、答辩时间:2018年5月26日 9:00开始
二、答辩地点:法A四楼回廊会议室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
答辩委员会  | 姓名  | 职称/职务  | 工作单位  | 
主席  | 吴高庆  | 教授  |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 
委员  | 程建飞  | 法院院长  | 杭州市西湖区法院  | 
张兆松  | 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
吴光升  | 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
汪勇  | 副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
秘书  | 梁艺  | 讲师  |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答辩人  | 指导教师  | 
1  | 刑事被告人质证权研究  | 戴志洲  | 李永红  | 
2  | 监察委员会职务犯罪调查权研究  | 丁阿楠  | 张兆松  | 
3  | 自媒体时代我国律师庭外言论的法律规制  | 季灵烨  | 杨杰辉  | 
4  |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研究  | 林耀龙  | 于世忠  | 
5  |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目的的调整与实现——以当前诉讼制度改革与监察体制改革为背景  | 刘瑞平  | 吴光升  | 
6  | 监察委员会留置权研究  | 庞梅  | 张兆松  | 
7  | 刑事涉案财物审前返还程序研究  | 沈薇  | 吴光升  | 
8  | 我国刑事陪审制度检视与规制路径  | 王志佳  | 杨燮蛟  | 
9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 闻姬赟  | 张曙  | 
10  | 刑事速裁程序研究  | 朱訸  | 于世忠  | 
11  | 论我国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模式构建  | 朱贤  | 杨艳霞  | 
12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民要素竞合与错位若干问题研究  | 金霞  | 于世忠  | 
13  | 论刑事诉讼中的诱导性发问规则  | 戚秀娟  | 张曙  | 
14  | 刑事再审启动程序研究  | 王凌霄  | 张兆松  | 
15  |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何锋  | 李永红  | 
16  | 犯罪收益推定制度研究  | 徐璐璐  | 吴光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