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杨 杰 辉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1-10-18 浏览次数:

yjh.png

杨杰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男,汉族,江西籍,1978年11月出生。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


一、教育背景

1999年6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3年6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6年6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获法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2006年至2010年在宁波大学法学院任教,先后任讲师(2006年)、副教授(2009年)、硕士生导师(2009年)。2011年至今任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三、社会兼职

兼任浙江省监察法学研究会、浙江省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会、浙江省诉讼法学研究会、浙江省浙籍法学家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等职。

兼任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州市德清县人民检察院、嘉兴市海盐县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四、研究成果

(一)专著(1部)

《刑事审判对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合著(1部)

《刑事诉讼视野中性犯罪被害人的特别保护研究》(与袁锦凡合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三)译著(1部)

《英国<2003年刑事审判法>及其释义》,与孙长永等合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四)论文30余
篇,代表性的如下)

1.罪数论与程序法中的犯罪事实,《刑事法评论》》(CSSCI来源集刊)第44卷。

2.陪审制度与上诉审制度的衔接与协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CSSCI扩展期刊)2019年第6期。

3.法院侵犯被告人诉讼权利的救济:中国的问题与出路,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4.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刑事程序性上诉研究,《刑事法评论》》(CSSCI来源集刊)第36卷。

5.二审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研究,《法治研究》201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女权主义刑事诉讼:基于强奸案的初步分析,《妇女研究论丛》CSSCI来源期刊)2014年第1期。

7.基于程序违法的发回重审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7期。

8.被歧视的被害人:刑事诉讼中的强奸案被害人,《刑事法评论》(CSSCI来源集刊)第30卷。

9.强奸创伤综合症专家证据在美国刑事司法中的引入及其启示,《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2期。

10.民刑交叉案件管辖问题研究,《法学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1期。

11.英美法诉因制度及其评析,《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10期。

12.三种刑事审判对象模式之比较研究,《现代法学》(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3期。

13.犯罪构成要件视野下的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5期。

14.上诉法院直接变更罪名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1期。

15.公诉事实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江西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11期。

16.法官可以变更指控罪名:德国的启示,《政治与法律》(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5期。

17.合并审判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18.公正的渴求与资源的稀缺——略论刑事诉讼的经济效益价值,《江西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7期。

19.英美法中的罪名变更:包含轻罪的定罪,《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6期。

20.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2期。


(五)主编(1部)
《刑事程序性权利前沿问题》,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六)参撰(4部)
1.《诉讼模式改革丛书:刑事执行制度的原理与改革》,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2.《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刑事诉讼法学》,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4.《证据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七)主持课题(5项)

1.《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刑事程序性上诉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研究》,2014年教育部青年项目。

3.《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实证研究》,201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

4.《阻碍辩护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程序性救济机制建构研究》,2015年司法部项目。

5.《刑事诉讼视野中性犯罪被告人的特别保护研究》,2010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五、荣誉奖励

《刑事审判对象研究》获第十六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