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创建于2000年,经过20年的发展,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人。学院开展“卓越法律人”培养计划,建立了“双导师”制度,每年选任专任教师担任学生的“综合导师”,同时聘请实务界精英担任学生的“社会导师”。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刑法学学科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学科,这是浙江省四个法学类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刑法学重点学科。
2013—2019年,学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49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9份研究报告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省“151人才工程”6人,其他省级人才10人。截至2019年底,有法学、知识产权专业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800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37人。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竭诚欢迎国内外广大法学类应届博士和各类高级人才前来交流、洽谈与加盟!
2020年,法学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岗位、人数和资格条件如下:
招聘对象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具有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身心健康。2. 一般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具有副高职称者年龄要求可放宽到43周岁;具有正高职称者年龄原则上可放宽到50周岁;符合学校“运河特聘教授”及以上岗位聘任要求的知名学者、省级人才、国家级人才,年龄可不作严格限制。3. 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或海外研究经历者优先。
招聘程序
应聘者填写《浙江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应聘表》》(请到学校网站www.rczp.zjut.edu.cn “文档下载”—“人才引进类”栏目下载),并附相关材料,投递至法学院。2. 学院及学科对应聘者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考核;与应聘者沟通并提出聘任目标任务。3. 学校进行考察、审核,确定聘任岗位、明确聘任目标与待遇。4. 学校与聘任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办理入职报到手续。
学校根据人才层次及聘用方式提供不同薪酬待遇与支持政策,具体如下:
1. 年薪是指全年税前总收入(包含单位配套的社会保险部分),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奖励按照学校政策发放。
2. 购房安置费包含安家费,按学校政策分批发放或预借。
3. 教师子女可入读浙江工业大学幼儿园(甲级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入读杭州市公办学校。
有意向者请将应聘表及相关材料发至法学院邮箱,并请注明应聘岗位类型。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88号,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邮编:310023
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086-571-85290771,85290770
联系邮箱:fxy@zjut.edu.cn